2025年北京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发布 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空间结构优化

2025-01-21 17:27来源:新房网

  2025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计划明确了北京市未来一年的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及结构布局,标志着北京市在持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于空间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重视。

  供应总量与用地结构

  根据《通知》,2025年北京的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将安排总量在3165至3665公顷之间,涵盖了城乡建设用地和特殊用地两大类别。城乡建设用地的供应总量约为2625至2725公顷,其中,住宅用地将占据重要地位,预计供应955至1015公顷,包含商品住宅用地和保障性住房用地。

  具体来看,商品住宅用地安排了240至300公顷的弹性指标,而保障性住房用地则被划定为475公顷,其中包括80公顷的中央军队住房用地。此外,产业用地的供应量也有所安排,包括研发用地80公顷、工业用地230公顷、仓储用地50公顷等。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的供应预计为65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的供应量则更为庞大,预计将达到950至1350公顷,涵盖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对外交通设施等多个方面。特殊用地和水域用地的供应量则分别为30公顷和110公顷。

  空间布局与区域供应

  在空间布局方面,北京市将继续优化土地的区域分配。核心区的土地供应规模将占全市土地供应总量的约25%,而平原新城地区,包括城市副中心,土地供应比例则高达60%。生态涵养区的土地供应比例为15%。这一布局将有助于推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高效发展,同时保障外围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供给策略与规划目标

  《通知》明确提出,未来的土地供应将坚持“以需定供”的原则,逐步形成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房地产用地供应将合理控制新增土地的供应,更多地依赖于存量土地的盘活和商办用房的转化。同时,规划也明确指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功能设施完善地区将成为重点开发区域,通过适度提高建设强度来打造微中心。

  此外,政府还将加大站城融合的力度,推进“好房子”试点,提升住房品质,并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释放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的潜力。在保障性住房方面,2025年的计划将聚焦“快修保食洁”等公共服务运行保障人员的住房需求,提升保障性住房的空间供给质量。

  减量目标与结构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还特别强调了北京市的土地减量任务。为了实现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北京市将继续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生态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三条控制线”,并将城乡建设用地的净减量任务设定为540公顷。通过减量腾退,尤其是在二绿地区,计划完成350公顷的土地腾退,以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