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天津市宝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为宝坻区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该规划明确了宝坻区作为京唐秦发展轴上重要节点、京津创新资源要素汇集高地、京津冀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以及生态与文化共兴宜居之城的核心功能定位。到 2035 年,宝坻区将基本形成京唐秦发展轴活力新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一、居住生活区:提升品质,补齐短板
城区北部的居住区多建设年代较早,为满足市民的直接需求,未来将采用 “硬设施 + 软环境” 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一方面,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如升级老旧的供水、供电、供暖系统,改善道路状况,提高市政设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增设社区医院、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站等设施,满足居民的医疗、文化和休闲需求。同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优化社区物业管理,加强社区治安管理,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全力打造 “完整社区”。针对少量老旧小区,重点解决加装电梯问题,方便老年人出行;通过合理规划停车空间、利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等方式缓解停车难;加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如更新消防器材、疏通消防通道;整治小区环境卫生,清理脏乱差现象,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城区南部新建居住小区建筑质量和环境整体较好,未来重点加快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及商业设施的建设。规划建设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保障居民子女的入学需求;建设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在商业设施方面,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同时,将绿化、水系及商业空间整体进行设计,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建设高品质新型社区。
二、综合服务区:扩大覆盖,共建共享
适度提高综合服务区面积,保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综合商业服务设施的供给。在城区南部重点打造城市级的公共服务中心,鼓励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共用。例如,整合政府部门的办事窗口,建设政务服务综合体,实现一站式办理各类政务事项,提高办事效率。整合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打造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医疗服务方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共建共享,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商业商务区:打造特色,延续文脉
重点打造南关大街商业中心,强化南关大街主核结构。结合南关大街传统商业街改造建设商圈,构筑商业设施 “黄金三角”,营造商旅文化。老城节点注重延续历史文脉,对老城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挖掘历史文化故事,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全面实现老城有机更新,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对津宝乐器厂进行工业遗产改造,保留工业建筑的特色,引入时尚文娱产业,如建设音乐主题的酒吧、创意工作室、艺术展览空间等,增加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潮白新河节点利用湿地特色,建设亲水平台、生态步道、休闲广场等设施,构建游憩商娱节点,让市民和游客在欣赏湿地美景的同时,享受商业娱乐服务。
塑造内环滨水活力节点,将内环水系进行连通,并向生活区延伸,增加居民与水的亲近感。拓展滨水空间,借助水资源优势,打造 1 - 2 处水街水巷的特色商业街,引入特色餐饮、手工艺品店、民俗文化展示馆等业态,营造独特的商业氛围。
四、工业发展区:聚焦新兴,产城融合
优先保障都市型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围绕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网联车)、生物医药(生物药、医疗器械)、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汽车配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围绕科创型人才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通过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形成产城服融合的产业聚集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五、绿地休闲区:打造网络,提升体验
围绕双环水系建设一系列城市公园及滨水休闲空间,建设绿色步道,串联各个公园和休闲节点,形成完善的绿色步道网络。建设口袋公园、街角公园,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提高绿地的可达性。提高与城市公园的连通性,方便市民在不同公园之间游玩。考虑宝坻区实际情况,老街区形成小尺度步行体验区,保留老街区的特色建筑和街道肌理,打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步行空间,设置特色小店、咖啡馆等,让市民在漫步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韵味。新区提供大尺度步行体验,合理规划步行道的长度和宽度,创造 15 分钟最佳步行时间,配备完善的休息设施、景观小品等,提供市民舒适的步行环境,激发市民的漫步行为。绿地休闲区内可包含水系、道路及部分市政设施等用地,但严格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不得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六、物流仓储区:完善布局,保障环境
物流仓储区主要位于宝坻城区东部,海滨商贸物流城附近。未来重点完善现有仓储用地布局,优化仓储设施的功能分区,提高仓储空间的利用效率。加强物流仓储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货物运输的便利性。同时,严格规定物流仓储区不得用于危险品储存和影响周边环境污染的项目,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安全。
七、交通枢纽区:保障用地,优化衔接
重点保障京唐城际、京滨城际、津承城际等重要通道和场站的空间用地需求。合理规划交通枢纽周边的道路网络,确保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和顺畅的交通组织。建设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方便乘客的换乘,提高交通枢纽的运营效率。
八、战略预留区:弹性规划,应对未来
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宝坻城区东部预留部分功能留白片区。根据发展需要,可灵活布局适宜功能,如新兴产业发展区、重大项目承载区等,为宝坻区未来的创新发展和战略转型提供空间保障。
随着《天津市宝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的逐步实施,宝坻区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