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工作发力:民生安居梦,城市焕新篇

2025-03-05 11:09来源:新房网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社会长期关注的重点。

  近日,住建部副部长姜万荣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有关情况时表示,2024 年住建部共承办建议提案 805 件,全部实现按期办结,有力促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以及稳定房地产市场等工作。

  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作为社会关心的领域,不少代表委员也就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姜万荣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6800 多万套,1.7 亿多住房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

  据姜万荣介绍,2024 年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主要集中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

  对此,住建部积极吸收采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重点抓了四方面内容:

  抓规划编制:指导各地,从各类困难群众住房需求、本地区的经济能力、房地产发展状况出发,因地制宜编制保障性住房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住建部总结推广有关城市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保障对象的轮候库,并实行常态化申请受理,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具体需求,以需定建、以需定购,更好满足保障对象的住房需求。

  抓制度完善:国家层面印发了一系列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住建部也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细化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标准、分配管理等具体要求。

  抓项目建设: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好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建设,优化完善配租、配售流程,让群众尽早尽快入住。

  抓 “好房子” 建设:住建部指导各地按照 “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的要求,开展 “好房子” 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质,努力让群众住得健康、住得安全、住得方便。

  城中村改造项目征收补偿要安置到位

  另一方面,2024 年代表们针对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围绕扩大政策支持范围、加大推进力度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多、非常好的意见建议,对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姜万荣表示,在办理过程中,住建部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一起专项调研,实地查勘改造项目,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工作落实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研究并采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种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优先改造群众需求迫切、安全隐患突出的城中村,并加快实施进度,让老百姓能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严格落实 “一项目两方案”:督促每个项目都要制定完备的征收补偿方案、资金平衡方案。第一个方案主要做到征收补偿一定要安置到位,第二个方案确保每个项目资金收支能够平衡。

  扩大政策支持范围:从原有的 35 个城区常住人口在 300 万以上的大城市可以搞城中村改造,这次吸收代表的建议,将城市的范围扩大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城中村改造。这项政策也是代表委员呼吁比较多的,住建部也采纳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

  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将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作为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根据住建部披露的数据,2024 年全国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 1863 个,惠及居民 136.7 万户,建设筹集安置房 189.4 万套,起到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等积极作用,实现了一举多得。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