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国务院批复的《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最终文件,为佛山未来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其中,大沥、陈村、北滘纳入中心城区这一举措备受瞩目,同时在居住、教育、交通等多个方面均给出全新发展方向。
中心城区扩至 596 平方千米,构建全新空间结构
规划明确佛山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涵盖禅城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大沥镇、狮山镇部分区域 (原罗村街道),顺德区乐从镇、陈村镇、北滘镇,面积达 596 平方千米。预计整个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将达 500 万人,管理服务人口 600 万人。
在空间结构上,中心城区将构建 “一核三心、双轴多片” 格局。“一核” 为中心活力区,即祖庙 - 环文华公园 - 佛山站 - 千灯湖区域,这里将打造为多功能融合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集聚城市核心功能、展现门户形象、支撑服务业提质升级。“三心” 分别指佛山新城、禅西新城和广佛合作发展核,作为重要公共服务中心与发展带动核心。“双轴” 包括城市中轴线(沥桂新城 - 中心活力区 - 佛山新城)和东平河水轴线。“多片” 则有祖庙 - 桂城都市综合服务区、石湾文化产业创新引领区等多个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
居住用地占比超 2 成,各片区宅地供应有侧重
规划显示,至 2035 年,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约 132 - 136 平方千米,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控制在 25% - 28%。在宅地供应方面,不同片区各有重点。祖庙 - 桂城都市综合服务区重点依托老城区改造建设综合居住片区;石湾文化产业创新引领区、张槎 - 南庄数字经济及精密智造集聚区、大沥现代商贸物流区,依托存量空间盘活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中密度大型居住片区;佛山西站综合枢纽发展区、三龙湾科技城智造创新区、乐从 - 北滘先进制造区,重点增加人才住房用地供应,建设产业创新社区,吸引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市域构建 “一主两副七组团” 空间结构
放眼整个佛山,到 2035 年,市域常住人口严格控制在 1130 万人以内,管理服务人口预计 1250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 96.50%。规划提出构建 “一主两副七组团” 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 即中心城区,承担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等核心功能。“两副” 为大良 - 容桂 - 伦教和佛北两个市级副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七组团” 包括高明、三水、西樵 3 个综合性功能城市组团,以及里水、九江 - 龙江、空港、丹灶 - 白坭 4 个专业性功能城市组团,是推动城乡融合和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
市级副中心(大良 - 容桂 - 伦教)包括顺德区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伦教街道,将重点打造德胜河活力区等,建设对接广深、联系港澳的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宅地供应引导老城区改造,增加重点平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居住用地供应。市级副中心(佛北)包括南海区狮山镇(不含原罗村街道),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乐平镇,促进产业协作和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形成产城融合的绿色低碳城市副中心,宅地供应加强居住用地空间保障,向产业集聚区周边布局。
拟新增 39 所高中,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在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方面,教育领域将迎来重大变革。佛山将优化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保障教育用地供给。保留并完善 7 处高等教育院校、34 处高中阶段学校,规划扩建 14 处高中阶段学校,新增 39 处高中阶段学校。同时,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按照千人学位数分别不低于 40 座、80 座、40 座配置。
医疗方面,保留并完善 8 处市级以上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扩建 2 处,新增 1 处。每个镇街至少设置 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超 10 万的,每新增 5 - 10 万人口,可增设 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社会福利设施方面,保留并完善佛山市颐养院等,规划新增佛山新社会福利院,按标准配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托老所。文化设施方面,保留并完善佛山市工人文化宫等,按标准配置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站。体育休闲方面,保留并完善岭南明珠体育馆等体育设施,按不同人口规模配置相应运动场地,到 2035 年,中心城区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不低于 0.50 平方米。
新增至少 3 条城际,共建广佛全域交通网
交通建设方面,佛山规划形成对外开放、多向放射的国家铁路总体布局。在现有铁路基础上,推进广湛高铁、珠肇高铁等建设,规划新增柳广铁路,依托周边枢纽衔接更多高铁通道。同时,完善城际铁路环线与放射线网络,在现状基础上推进广佛环线西环建设,规划新增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肇顺南城际、广佛江珠城际等线路。
规划强调共建广州都市圈,共织广佛全域交通一张网。协调推动佛山与广州枢纽共建共享、网络一体衔接,实现两市中心城区及重要城市组团直连直通,共建广佛 1 小时通勤圈。规划广佛一体城市轨道网,推进轨道衔接通道建设,加快佛山 11 号线建设。与广州共筑环形放射状高快速路网格局,加快跨市道路建设。从 2035 年综合交通规划图可见多条轨道线路的布局。
开展佛山通用机场前期规划,完善交通枢纽
机场建设方面,佛山将规划建设珠三角枢纽 (广州新) 机场,积极发展航空客货运输服务,将其打造为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旅客联程运输枢纽。同时,开展佛山通用机场的前期规划研究。根据此前规划,珠三角地区须新增通用机场布局 22 个。此外,还将完善现状佛山西站等枢纽的接驳换乘条件,推进广湛高铁佛山站、珠肇高铁高明站、珠三角枢纽 (广州新) 机场站建设,强化枢纽服务覆盖与互联互通。
重点建设 3 个城市级核心商圈,打造多层次商圈体系
以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为目标,佛山将完善多层次高品质的城市商圈体系,建立 “城市级 - 地区级 - 社区级” 三级商圈。将结合各级商圈布置,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打造 “3 + 9 + N” 城市商圈体系。“3” 指重点建设祖庙 - 季华路商圈、千灯湖商圈、大良 - 容桂商圈 3 个佛山城市级核心商圈,面向全市、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江西岸地区,满足高端购物等多元化消费需求。“9” 指打造 9 个地区级商圈,与城市级核心商圈错位经营和功能互补。“N” 表示完善多个省级特色步行街配套建设,打造岭南特色综合商街,推动一批特色步行街建设,建成一批综合性商业设施。
构建特色城乡游憩网络,统筹生态保护
佛山将依托自然资源本底,统筹推进国土空间保护、修复与治理,构建 “三屏六楔、两脉两环、蓝绿成网” 的市域生态保护格局,增强生态系统功能。通过线性游憩路网串联城乡各类节点,融合多种功能,构建特色、多元、均衡、全龄友好的城乡游憩网络。绿道总长度约 3000 千米,包括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碧道总长度约 1020 千米,形成 “三环六带” 格局;打造 11 条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总长度约 593 千米,规划保护并修复 86 处古驿道一级遗存。未来,佛山还将完成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完善四级城乡公园体系。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