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中,多地政府纷纷将建造 “好房子” 列为年度工作重点,这一举措引发了广大购房者的强烈关注与期待,也标志着房地产市场正式迈向 “好房子” 时代。
近期,北京市率先出台《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 “好房子” 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 (试行)》,对阳台、架空层、建筑立面品质等多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与此同时,广东省也明确提出要发展绿色建筑,推广智能建造、模块化建筑等,全力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已有超 30 个城市发布新版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从不同维度为 “好房子” 建设奠定基础。
从市场反馈来看,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的 “好房子” 项目成绩斐然。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2024 年许多 “好房子” 项目销售成绩亮眼,彰显出房地产市场结构性需求潜力巨大。与传统住宅相比,“好房子” 优势明显,不仅建筑标准大幅提升,规划设计标准放宽,得房率也普遍较高,为购房者带来了更高的性价比。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这些优势将成为售楼处销售的有力卖点。
然而,在 “好房子” 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深圳市场,高得房率的新房虽然备受青睐,但公共配套缩水现象严重。记者走访龙华区多个主打高得房率的新房项目时,购房者反映,部分近 35 层、一层 5 户的超高层住宅仅配备两台小容量电梯,严重影响居住体验,还有购房者对建筑材料质量表示担忧,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此外,“好房子” 的大量入市也给存量新房带来冲击。记者在深圳实地走访发现,一些超高层住宅项目销售进度明显落后于高得房率的新房。有国企开发商营销负责人表示,同样建筑面积下,新老项目实用面积差距大,对购房者来说关乎真金白银。
面对这些问题,业内人士纷纷提出建议。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开发商应提升技术能力,采用 BIM 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等,确保新建项目符合 “好房子” 标准,同时拓展服务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对于存量新房,开发商可进行优化改造,通过差异化定价避免被市场淘汰,而二手房则需依靠相对低价政策提升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