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海洋大学(一期)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大型机械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建设的乐章,标志着这一备受瞩目的项目正稳步迈向新的阶段。记者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取的一手消息显示,该项目的部分工程预计在 2026 年正式完工,届时将迎来约 8000 名全日制在校生,为海洋相关领域培育大量优秀人才。
深圳海洋大学有着独特的定位,它创造性地将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博物馆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就像搭建了一座海洋领域产学研联动的桥梁,汇聚全球顶尖的海洋科教资源,朝着国际化、高水平的双一流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的目标奋进,为深圳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舞台上添砖加瓦。
项目选址于大鹏新区坝光片区,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项目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 401214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00496 平方米,规模十分宏大。建设内容丰富多样,从教学科研组团、体育馆、图书馆,到学生宿舍、教师宿舍一应俱全,深海科考中心和校内海洋博物馆也在建设规划之中。目前,生活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科教区的主体结构施工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据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海洋大学的校园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巧妙地把周边的山海自然环境融入其中。以山海为灵感源泉,融入海洋元素,构建出一种自然灵动、与山海无缝衔接的校园微气候,让校园与自然完美融合。校园组团采用集约化布局,各功能区域紧密相连,不仅方便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为学生打造出开阔舒适的活动空间。
在绿色环保方面,该项目更是下足了功夫。充分借鉴岭南地区传统建筑中的冷巷、敞廊等设计智慧,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减少能源消耗,致力于打造被动式绿色校园的典范。整个项目的绿色建筑目标达到二星级,而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和校内海洋博物馆更是朝着三星级的高标准迈进,行政楼则立志实现近零碳建筑的要求。
在技术应用上,深圳海洋大学(一期)项目同样走在前沿。通过设置智慧楼宇能源管控平台,建立设备健康运行分析模型,确保整个校园在低碳的模式下高效运营。后勤楼照明系统采用先进的 “光储直柔” 技术,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建筑内的公共区域、办公区和设备机房采用直流配电、柔性供电,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引入社会投资的 “智能微电网” 技术,在工地现场临时设施建筑屋顶安装 122kW 分布式光伏组件,并配备 100kW/233kWh 智能微电网配电柜,按照 “自发自用、用储调蓄、直流直用、微网智控” 的原则,实现了绿色低碳建造。根据 30 天的运行数据,绿电电量占比 20.97%,移峰填谷电量占比 20.93%,预计年发电量超过 10 万度,移峰填谷电量超过 9 万度,投资方有望在 5 年内收回成本。
深圳海洋大学(一期)项目的建设,不只是简单的教育资源扩充,更是一次绿色建筑与智慧技术完美结合的大胆尝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为海洋领域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海洋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