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 2025 年,新加坡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开局。2 月 17 日相关数据的披露,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1 月私人住宅单元销量飙升至 1083 套,这一成绩不仅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之多,更是自 2021 年以来最为亮眼的开端,直接将新加坡房地产市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加坡房地产市场都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政府为了保障住房可负担性,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需求端和供给端措施。从购房印花税的调整到土地供应的规划,每一项政策都旨在引导市场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然而,近几个月住宅销量的强势回升,无疑打破了这份平静,让市场开始揣测,新一轮的调控政策是否即将来临。
尤其是在今年即将举行选举的大背景下,住房可负担性成为了选民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毕竟,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拥有一套价格合理、居住舒适的房子,是生活稳定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关键节点,即将于周二公布的财政预算案,自然被市场视为可能实施楼市调控的重要契机。
目前,市场上对于财政预算案中楼市政策的走向众说纷纭。部分经济师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政府大概率不会在此时贸然推出新的房地产降温措施或富人税。他们指出,政府更倾向于通过市场自身的供需机制来调节房价。未来几年,随着住房供应的逐步增加,市场需求有望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实现房价的平稳回落。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一些分析师的认同,在《SG60 大选年预算案》分析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不预期政府在 2025 财政预算案中引入新的房地产降温措施或富人税。
但不可忽视的是,去年底房地产市场的异常表现,仍让不少人忧心忡忡。新私宅销售的大幅增长,以及百万元转售组屋交易数量的激增,都在暗示着市场热度的居高不下。回顾 2023 年,超过 1000 个转售组屋单位以超百万元的价格成交,占整体交易的 4%,数量是 2022 年的两倍多,组屋转售价更是上涨了 9.6%,涨幅近乎 2022 年的两倍。尽管私宅价格增长速度在 2023 年有所放缓,与收入增长中位数基本持平,但 1 月住宅销量的爆发式增长,还是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的期待值拉满。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就像一艘在波涛中航行的巨轮,1 月的销售数据只是泛起的一朵浪花,但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或许将在即将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得到回应。是继续维持现有政策,让市场自行调节,还是果断出手,推出新的调控措施,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