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 日,“走进人民‘好房子’——《2024 年住房租赁行业发展报告白皮书》发布会暨住房创新与民生安居启动仪式” 于北京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房地产与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业界、学界、媒体界的 80 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 “好房子” 与民生安居大计。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副总编辑张远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与住区研究所所长卢华翔、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惠居商业化中心及保租房业务负责人刘跃科等众多嘉宾出席了活动。
在活动致辞中,张其光强调,“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房子’是房地产行业的共同责任。” 他进一步就做好 “好房子” 建设工作提出五点建议,包括制定业务标准、鼓励技术研发、组织案例推广、实行鼓励政策以及新闻媒体跟进,为行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张晓燕在活动中发布了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她深入探讨了人口新形势下的 “好房子” 需求、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现状以及 “好房子” 的发展趋势。张晓燕指出,人民 “好房子” 是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住房发展的新范式,应以科技为引擎激发行业变革新动能,以合作为纽带凝聚多方共治新合力,“让‘好房子’真正成为承载幸福,传递温度的港湾”。
卢华翔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强化标准引领与技术赋能是推进 “好房子” 工作的重要路径。他提到,人民群众对 “好房子” 的期待已延伸至租赁端,必须从标准与制度层面解决租赁行业的共性痛点,从而引领居住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张远晴介绍了走进人民 “好房子” 全国调研及案例征集活动。他表示,《中国经济周刊》将通过全媒体报道方式,深入挖掘各地区、各企业在住房创新和民生安居方面的成功案例与宝贵经验,为 “好房子”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指导,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房地产与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经济研究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提供学术支持,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提供媒体支持。活动期间还设置了两场行业圆桌对话,与会嘉宾围绕 “‘好房子’的创新与发展”“全链聚能:筑就美好人居新范” 两大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为 “好房子” 建设建言献策。 活动最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了人民 “好房子” 住房创新与民生安居仪式,标志着相关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