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3月29日上海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静安区石门二路-01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后,5月30日《上海市外滩-01、02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暨黄浦区单元规划相关街坊局部调整)》也对外正式公示,而此次公示的外滩-01、02更新单元也是上海首批试点的城市更新单元。
外滩源
2023年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黄浦、徐汇、静安、虹口等城市更新任务较重的四个区,选取了外滩第二立面、老城厢地区、衡复地区、石门二路地区等10个城市更新单元开展试点工作。
2024年上海城市更新规划资源行动方案任务分解表
同时,在去年10个更新单元基础上,今年上海将推进近30个更新单元启动实施,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在开展中,研究对象包括杨浦滨江大电气、静安大徐家阁地区、徐汇环植物园地区、浦东小陆家嘴地区、徐家汇商务区、闵行七宝老街等。而在30个拟启动单元中,10个商务楼宇片区的更新改造则是重点!
根据市规划局介绍,今年上海楼宇更新将提升聚焦主城区,选取小陆家嘴、世博园区、苏河湾、大宁、漕河泾、虹桥开发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五角场、真如、大柏树10个试点商务单元,积累经验,同步有序启动推进其他商务单元提升工作。
彰显功能迭代和空间集成,小陆家嘴体现金融中心新活力,虹桥开发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等强化贸易中心会展会议交流交往功能。
强化品牌塑造,加强产业业态的针对性策划系统研究,世博园区围绕“一江两岸”整体谋划定位发展;大柏树地区发挥周边高校集聚的科创优势,服务初创众创需求;漕河泾、大宁等地区突出从园区向城区功能转变。
实施重点提升项目,改善区域整体环境品质、引爆激活地区发展动能,针对虹桥开发区一批楼龄超过30年的老旧商务楼宇开展建筑功能优化;真如地区按照副中心能级标准研究推进架空线入地等环境品质提升。
提升物业生态和人文内涵,策划开展文化、创意、节庆等功能活动,完善财税、人才、教育等政策支撑配套保障。如五角场地区针对交通、会展、服务等功能短板,完善地区建设标准和配套设施,增强入驻企业黏性;苏河湾地区结合七浦路步行街区打造等,提升人气活力氛围。
《上海市外滩-01、02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暨黄浦区单元规划相关街坊局部调整)》
更新单元范围
外滩-01更新单元范围:北至苏州河,东至黄浦江,南至北京东路,西至山西南路,面积约为35.75公顷。
外滩-02更新单元范围:北至北京东路,东至黄浦江,南至九江路,西至河南中路,面积约为27.79公顷。
1、发展愿景
外滩是上海的城市名片和经典地标,历史底蕴深厚、风貌特色鲜明、金融产业基因厚植。本规划将功能提升、风貌完善、形态优化相结合,以“焕新外滩形象,合创城市中心,打造上海最具标志性的世界级金融文化中央活动区”为愿景,建设“世界级的金融商务中心、高品质的公共活动中心、国际合作交流的开放窗口、塔尖创新要素的汇集高地”,实现“重塑特色功能、重现经典风貌、重振街区活力”的目标。
2、发展规模
至2035年,外滩-01、02更新单元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0.6万人。其中外滩-01更新单元常住人口规模约0.4万人,外滩-02更新单元常住人口规模约0.2万人。
3、功能引导
在外滩地区构建“2+2”的功能体系,即“两类主体功能+两类特色功能”:通过“金融主导的商务办公功能”和“特色集聚的商业消费功能”等两类主体功能,“多元融合的文化功能”和“多样供给的居住功能”等两类特色功能,建设国际化的、富有活力的中央活动区的核心区。
4、公共服务
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服务要求。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覆盖不同人群需求的公共服务保障,增补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加强设施的特色化建设,鼓励设施的复合化利用。
5、交通出行
以步行优先、慢行保障为前提,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完善交通组织。以河南中路-天潼路-中山东一路-延安中路构成过境交通保护环,疏解过境交通。环内车行交通以到发为主。
6、风貌保护
提炼外滩地区的历史风貌基因,明确历史风貌保护的原则和内容。以"方格密路、围合高密、街墙齐整、街角特色、经典轮廓”为特征,统筹历史风貌保护和滨水景观提升,延续外滩第一立面标志性景观。
保护风貌保护道路的历史尺度,延续外滩地区街道界面特征。保护各级各类历史建筑,探索精细化的建筑保护更新策略。保护外滩地区的整体格局和第一立面的经典轮廓。
7、开放空间
提升开放空间的功能和品质,优化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和连通性,构建全面覆盖外滩区域的开放空间网络基底。构建步行网络,提升滨水空间景观品质,规划建设江西中路步行桥,提升苏州河两岸的步行联系。构建形成“南京路步行街-滇池路-圆明园路-香港路-江西中路”的步行优先环,优化步行环境。打通街坊内部通道,将公共空间串联成网。提升屋顶空间的开放度。
更新单元模型
目前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也展出了外滩-01、02更新单元的相关模型,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现场一睹为快!
外滩01单元,福斯特事务所团队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着重汇聚“一江一河”公共活力,关注苏河两岸协同发展,打造产住平衡、空间开放、绿色生态的“外滩之门”。总体布局上,形成“一河、两岸、六街、多巷”的空间结构。空间设计上,提升苏州河滨水景观带,引入多样化的口袋空间、友好的步行环境、三维立体的“城市绿谷”,创造多层次的开放空间。
外滩02单元,珮帕施事务所团队和华建集团华东院团队依托和平饭店等地标建筑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以金融商务为特色的“和平之心”。方案聚焦功能和空间的紧密结合,以街坊组团为单元串接外部街巷和内部“玲珑”院落,形成丰富的商业活力毛细血管,推动南京东路的空间拓维、功能拓补。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