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首次提出了“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
重大信号释放之下,势必将引领新的发展方向。如今,伴随国家队下场收房,“去存量”真的开始了!!
7月2日,一名网友在问政四川平台咨询武侯区某项目的情况时,成都武侯资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答复:
为积极响应国家近期出台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赁”的相关政策,我司根据项目实际销售情况,将剩余未售房源统一出售给相关企业用作保性障住房。
同时,官方也明确回应:
①在收购前,已经对所有已购房业主进行联系,告知此事宜;
②若愿意退房的业主可在售楼部办理相关退房手续。
这是成都首个“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案例。
在更早期,成都已经有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ICC天峻。
作为攀成钢为数不多的小户型、现房,ICC天峻一直是主城党们关注的“白月光”,然而项目迟迟不开。
直到2021年12月24日,锦江区住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发布一则公告,公告称,位于锦江区攀成钢板块的ICC天峻原1132套住宅将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出租运营。
2023年,“有编制”的ICC天峻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正式入市,租金价格为41.652元/平方米•月,相当于该街道的市场平均租金水平的90%。
一经推出也快速被购房者锁定。毕竟地段好、配套全、价格香的房源可遇不可求。
无论是配售型或是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或许就是“去存量”的一条关键之路。
毕竟两者都面临“较大压力”。
我们以成都为例,根据2024年最新供应计划,今年成都市计划开工建设50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万套(间)!
2024年6月,成都已经公布了7个项目的招标计划,合计约6386套房源。同时,多个项目官宣开始建设。
5月,成华区同仁社区8、10、12组、高洪社区9组保障性住房项目在成都市成华区举行开工仪式。
6月,金牛区、锦江区、龙泉驿区超千套保障性住房投入建设。
尽管目前多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已经开工建设,无论是开工建设的周期,或是新筹集房源的缺口,都让保障性住房推进面临压力。
另一方面,2024年4月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公布了成都市存量住宅用地信息。
目前成都14个中心城区累计存量住宅项目共624个,存量住宅用地总面积约2668公顷,已动工项目中未销售房屋的土地面积共计约750公顷。
一方面大量缺房,一方面还有大量“存货”,两者相互结合也就更加合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楼盘都可能“被收购”。
那么“收购”有什么条件?目前已经有城市出台明细和规定:
5月27日,昆明市发布一则公告,明确将由市、县两级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以合理价格(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价格为参考上限)在相应行政区域内征集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并明确了收购要求:
1、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项目,要已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2、房源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及以下;房源权属清晰可交易
3、房源所属项目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满足一定车位配比
4、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可实现封闭管理的楼栋项目
5、房源权属清晰且可交易
我们来看关键信息:
①未出售的现房;
②非整盘、最小可按栋或单元收购
第一点很明显,直接导向目前的“存量商品住房”,第二点按栋或单元也让实操更灵活、有利于防范风险。
目前已经有江门、惠州、柳州等多个城市跟进,对房源要求也几乎一致。
从今年年初,国家一直强调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再到如今国企下场收编,“以购代建”的铺开,新模式的到来或许会比预期更快......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