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惜地如金!滨海湾新区拟将实行“弹性供地”政策!
近日,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东莞滨海湾新区产业用地弹性供应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的公告”(以下简称:《意见稿》)。由于事关产业用地出让和续期,因此备受外界关注。
据该《意见稿》披露,滨海湾新区将实行弹性供地政策,即结合产业发展要求,实行差别化的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年期的土地出让方式,新增产业用地的出让年限原则上不得超过 20 年。
该《意见稿》还提到,重要战略地区或预开发地区的国有全资或控股企业或新型产业等综合能力运营较强的市场化主体企业项目出让年限为 15 年。对于世界 500 强企业、中央大型企业、中国企业500强或中国民营500 强企业、大型总部企业、大型龙头平台企业等特定企业,或国家、省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出让年限超过20年以上的,可由管委会核定,但不得超过同用途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定最高出让年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沿阵地,今年滨海湾新区可谓是动作频频。除了出台产业用地管理办法以外,滨海湾新区还对辖内的威远岛北片区规划作了重大调整。
今年11月底,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关于威远岛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大修改申请的公示》(下文简称《规划》)。
根据该《规划》,为了加快推进威远岛规划建设工作,保障近期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实施落地,威远岛陆域范围从1514.1公顷调整至1776.7公顷,增加了262.6公顷。
根据政府规划,威远岛将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生态基底,以高品质、国际化的建设目标,建设成为大湾区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新平台,承担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都市文旅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任务。
目前,威远岛正聚焦高质量发展,还规划建设约4700亩的大学科技园,构建“一园两基地”的空间格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孵化基地,攻关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威远岛大湾区大学科技园效果图
其中,北区将规划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基地,面积约2000亩,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研发和健康管理服务,将打造成为生物医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图源:东莞滨海湾新区
至于南区,则为2700亩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及数字+新业态等“1+4”细分产业体系,未来将打造成为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
今年5月份,广东省党代会曾明确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这对于地处“黄金内湾”C位的滨海湾新区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可以预见的是,占据“黄金内湾”C位的滨海湾新区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即将迎来腾飞,对此,你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