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越秀区“政银楼企”四方联动 100亿“装修款”助推楼宇经济
越秀区“政银楼企”四方联动,以100亿元赋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钟涌 摄
100亿元支持楼宇改造,“政银楼企”四方联动,越秀商务楼宇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3月23日,越秀区举行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百亿信贷赋能楼宇经济”亮相。将通过高质量金融供给为一系列商务楼宇改造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融资保障,引流金融活水赋能越秀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心城区,大力发展以总部楼宇经济为核心的集约型经济是越秀区的破局之道,也是高质量的生动注脚。100亿元之外,还有无形的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为楼宇经济赋能。旨在加快推进辖内商务楼宇更新改造和物业服务优化提升,破解制约商务楼宇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楼宇经济“升级版”。
作为全市率先发展楼宇经济的区域,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务楼宇“焕然一新”,越秀楼宇经济再次迎来腾飞。
实
空间载体再升级
越秀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中华广场和环市东商圈地下空间综合联动开发、北京路步行街二期改造提升等系列城市更新载体项目正式发布。
开局即冲刺,一个“实”字可以看出越秀楼宇经济再腾飞的基础。
“实”里蕴含越秀的厚实家底,为高质量推进楼宇经济发展奠定了信心。
早在2012年,越秀区在全市率先发展总部楼宇经济,环市东CBD是广州首个CBD发源地;2014年,越秀区成立华南地区首个致力于发展地区楼宇经济的协会,构筑起楼宇、企业和政府三方沟通协作纽带,楼宇经济进入2.0版本;2015年,越秀区发布全国首个按照联盟技术规范制订的星级商务楼宇评价标准,楼宇经济进入3.0版本。
约十年间,越秀328栋重点商务楼宇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纳税超320亿元,占全区比重75%;其中,年税收过亿元的商务楼宇66栋,年税收过十亿元的商务楼宇6栋,市超甲级、甲级写字楼9栋。这些优秀的商务楼宇有力支撑了越秀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0.18亿元,入选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前十榜单。
“实”是越秀实干为要,从政策制定入手不断优化顶层设计的实招。
不囿于物理空间的限制,越秀的“短板”也是“跳板”。今年,越秀区提出要以大抓项目建设提升城市能级,以激活存量空间价值提升环境品质,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不断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加快完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持续优化“一轴三带六组团”产业空间布局。
“要在优化城市功能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年初的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越秀区委书记郭昊羽表就明确目标,“突出抓好老旧商务楼宇和传统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加快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公有物业、社会物业及土地等资源,力争全年新增商业办公载体20万平方米,推动8家市场实施硬件升级工程、5家市场业态提升。”
2023年,越秀全力推进广州站(大湾区中心站)地区“站城产居”一体化规划,串联“花果山—流花—广州站—瑶台”238公顷范围,汇聚会展服务、总部经济、旗舰商业、科创时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族群,打造成为中心城区新的增长极。
坚实的基础,有效的政策,50万平方米商务楼宇呼之欲出,20万平方米高质量载体将吸引产业、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推动越秀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规模质量迈上新台阶。
拓
柔性服务添活力
想要引来“金凤凰”,首先要搭好“金凤巢”。越秀地处千年商贸之都,区域经济密度和服务密度全省第一。
越秀区用“拓”字向产业要一个无限未来,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柔性服务。
楼宇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对载体的服务,更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在越秀,一张小小信用报告背后就能看见越秀以“软实力”推动“硬发展”的开拓精神。
“拓”是越秀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拓宽企业诉求渠道、拓展服务覆盖的积极作为。
为配套支持辖内楼宇、企业“敢干、敢闯、敢投”,越秀区今年将迭代实施营商环境6.0改革,实行“首席服务官”暖企行动,创新设立“政企会客厅”,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探讨、分析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推出“投资越秀”线上招商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申报等服务。
为着力推动商务楼宇改造焕新,越秀区还发挥企业服务品牌优势,有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表态强化审批服务指导和改造支持。
现场,越秀区建设水务局局长黄钦表示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完善既有建筑施工、消防审批路径,助力一大批既有楼宇改造升级;越秀区房管局副局长杨珊表示,将在片区更新中打造全新楼宇,构筑新的发展极点,同时加强物业管理行业监管,助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级的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主任黄韶岚也带来了最新计划:加强与优质商务楼宇合作,聚焦越秀区“3+3”核心产业,指导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和规划布局,推动黄花岗科技园扩容提质。
各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市场监管、税务等各方力量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推动资源和力量下沉。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越秀区正凝聚一股合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拓”字更是越秀区项目优先、开拓未来,打造“产业风景线”的魄力。
在都市工业上楼的时代,楼宇是产业的载体。越秀坚持产业为要,谋划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细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政策,在巩固扩大金融、商贸、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优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高端科研机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集聚优势,推动辖内11个国家级产业平台向现代化产业园转变,做大做强生命健康、超高清视频、设计等产业集群,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服务兜底,项目加持,越秀正积极探索老城区突破资源要素制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越秀实践”,为产业高端高质高新发展拓展更多优质空间载体。
融
聚集资源激潜能
工商银行广州分行推出“百亿信贷赋能楼宇经济”专项行动,为越秀区商务楼宇改造整体提供金融支持100亿元。
融通地产广东公司、省广物集团、省广晟集团、市岭南商旅集团、市轻工集团、同创集团等6大集团就今年拟开展楼宇改造项目举行启动仪式。
以楼聚产、以产兴城。这是“政银楼企”四方联动的实践,也是越秀善用“融”字做文章的又一次探索。
作为广州市的核心区,越秀区的各类资源丰富,特别是金融机构和总部企业聚集。
“融”,是越秀发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区建设带动作用的决心。
依托辖内丰富的产业与金融资源和良好的产融合作基础,越秀区于2020年底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2022年6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文,支持越秀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工作。
今年,越秀区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强化政银企对接,创新投融贷联动,促进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
3月初,广州(越秀)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暨产融对接活动正式举行。现场,40余家金融机构、企业进行产融对接项目签约,覆盖科技、商贸、文旅、能源、汽车、医药等行业,签约金额合计超1000亿元,吹响产融合作落实落地的“冲锋号”。
“融”字也是老城市不断探索有限空间无限可能、新旧融合发展的创新。
近两年来,越秀区大力抓片区有机更新,不断探索多方联动融合构筑未来的发展模式。不仅建设近50万平方米优质载体,同时还大力盘活现有物业。
“一方东山”的火爆可见一斑,老旧物业是如何“变身”潮流前沿地标的?“我们努力用现代商业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让游客与传统广府文化有更深入的互动,以打造消费新场景,引领消费新时尚,希望助力越秀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省商业集团园区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冯少筠现场介绍。
近年来,越秀区商务楼宇积极转型升级、更新改造,资源注入、产业提升,涌现了一批优质改造楼宇代表。珠实同创·环东广场打造科技健康综合体新范本,寺右壹街延续广州老东山的烟火气;广州外贸大厦焕新升级,增设双鱼产品功能展厅;越秀立方(人才创新中心)建设文商旅融合产业综合体,“粤·潮楼”成为新一代网红打卡点。
越秀区大力发展以楼宇经济为核心的集约型经济,推动党建、项目、数字、商圈等多要素加持,支撑全区经济密度、服务密度位居广东省各城区第一,成功入选2022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前十榜单。
如今,100亿元将为一系列改造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融资保障,引流金融活水赋能越秀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本部在越秀区的国有银行,我们一直都是越秀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助推者。”工商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熊焘表示,将坚持“金融搭台,产业唱戏”,用金融活水浇灌楼宇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客户基础。
新的蓝图已经徐徐展开。百亿资金支持,“政银楼企”四方联动将为越秀区楼宇经济发展聚集更多资源,助力越秀全面建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