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消息,小编从武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武汉市于近日上线了武汉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业务服务平台。职工凡是在武汉都市圈区域内缴存住房公积金,可用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缴存,通过委托扣划的形式,直接向大都市圈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偿还住房公积金的按揭贷款,打通了不同城市间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
据了解,在都市圈区域内实行“打通用”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内首创的第一个举措。解决了全国范围内不能直接用住房公积金偿还异地贷款的问题,实现了全国首个使用异地缴存的公积金自动划扣偿还贷款,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建立并运营了公积金数据交互和资金结算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不仅如此,还是全国率先在都市圈范围内实现了全方面的人员自由流通。
武汉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业务服务平台由武汉公积金中心牵头,联合都市圈内其他八市公积金中心,共同开发建设。自今年9月试运行以来,共办理住房公积金委托扣划偿还异地贷款业务259笔,系统稳定、功能成熟、无一差错,备受职工们的好评与期待,完全具备正式上线运行的条件。
武汉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业务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实现了都市圈内各公积金中心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有利于拓宽公积金业务办理范围、提升办理时效、防范资金风险,为全面深化武汉都市圈公积金同城化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武汉公积金中心强化“九城就是一城”理念,以解决都市圈内人才自由流动的羁绊为切入口,协同都市圈内其他八城市公积金中心率先实施多项务实惠民新举措。
一是公积金“相互认”,实现武汉都市圈内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享受“同城待遇”。
市民在武汉城市圈内任一城市缴存了公积金,即可在圈内其他城市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且在其他城市公积金的缴存金额和缴存时长与在本地缴存待遇相同、资格认定一样,都可作为核定申请公积金个人贷款的依据,不再受公积金缴存地、购房地、工作地等束缚。今年1至11月,九市公积金中心共向1898名职工发放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7.68亿元,共同支持圈内职工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二是公积金“自由转”,取消武汉都市圈内职工公积金转移一切限制。
缴存了公积金的市民,在武汉城市圈发生工作变动时,已缴存的公积金可适时随工作调动转入至新工作地,取消一切限制条件,公积金可在圈内自由转出转入。今年1至11月,九市之间共发生公积金异地转移业务1.6万笔次,金额3.42亿元,做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住房公积金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羁绊。
三是公积金“就地办”,武汉都市圈内各公积金中心“互为业务办理窗口”。
武汉城市圈各公积金中心通过建立窗口直联办理机制和共享业务库,市民可在武汉城市圈任一公积金窗口办理在其他城市缴存的公积金业务,实现城市圈内“就地办”。自今年4月该项创新举措实施以来,九市公积金中心互办各项业务621笔,有效避免企业和职工办事“多地跑、折返跑”。
同城化业务服务平台的开通运营,使大都市圈区域内的住房公积金“打通用”成为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对全国住房公积金同城化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