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开发商 > 正文

1-8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7888亿元 长三角区域房企表现突出

2023-09-05 15:35:3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前8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5%,这5家房企存货规模逆势扩张

  百强房企的拿地规模仍在下滑。

  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显示,TOP100企业拿地总额7888亿元,同比下降10.5%,降幅较上月收窄2.9个百分点。排在前两位的保利发展和华润置地拿地额均超500亿元,绿城中国和建发房产分别以497亿元和424亿元分列第二、三名。值得注意的是,拿地TOP10房企中,没有出现民营房企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央企国企表现突出,拿地金额1938亿元,占全国的24.6%。而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绿城中国则以超过千亿元的新增货值位居全国前三。

  从土地储备情况来看,前8月仅有少数稳健型房企的存货规模仍在增加,如华润置地、越秀地产、保利置业集团、滨江集团、信达地产等企业2023年的存货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0%。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当日下午在“中指市场形势及企业研究成果分享会”上指出,短期土拍热度预计继续降低,城市、板块分化持续。“近期房地产市场多个利好政策出台,有助于‘金九银'十的销售端市场企稳改善,但反应到购地端仍需时间。部分城市城投再次进场托底(1-8月对比1-7月,城投拿地金额占比增长3%),且该现象在下半年或将持续显现。”

  2023年1-8月房企拿地金额和面积TOP10来源:中指研究院

  央国企依旧是拿地主力

  前8月,央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尤其中拿地榜前10位企业中,并没有民营企业。

  具体来看,排在前两位的保利发展和华润置地拿地额均超500亿元;绿城中国和建发房产分别以497亿元和424亿元分列第二、三名;中海地产、万科、招商蛇口、中国铁建、越秀地产、华发股份依次排在第五至十名,拿地额均超200亿元。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仍然领跑全国。

  前8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938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绿城中国位居长三角企业拿地金额榜首,拿地金额为358亿元;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19亿元,位列第二;粤港澳TOP10企业拿地金额726亿元,位列第三。从拿地面积来看,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面积以1009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首位,超越中西部TOP10企业。

  “去化速度仍是房企购地时关注的重点,优选核心城市、核心板块的购地逻辑未变。”张凯指出。

  具体到城市看,越秀、绿城、滨江分别成为北京、上海、杭州拿地榜冠军;保利发展在成都、南京均成为拿地金额榜第一,分别为55亿元和61亿元;华润则成为广州唯一一家拿地金额超百亿元的房企,共斥资121亿元。

  从各地拿地金额榜来看,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

房企存货规模连续下滑

  从新增货值来看,前8月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绿城中国占据榜单前三位。其中,保利发展以累计新增货值1172亿元占据榜单第一;华润置地、绿城中国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1164亿元和100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前8月仅有少数稳健型房企的存货规模仍在增长,华润置地、越秀地产、保利置业集团、滨江集团、信达地产等企业2023年的存货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0%。

  每经记者注意到,近三年来全国土地成交逐渐下滑。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1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同比下降23.8%;2022年为同比下降30.7%,绝对规模为近十年最低位;而到了2023年,住宅用地成交仍呈现缩量态势,同比降幅在三成左右。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